
“新華社批滴滴任性加價”、“電競選手搭乘滴滴專車,被司機砍斷手筋”、“滴滴女乘客遭快車司機騷擾”、“瘋蜜創始人稱遭滴滴司機毒打”、“空姐遇害事件”、“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事件”... ...
說起滴滴,近幾年發生的負面輿情事件真不少,但是,滴滴一系列公關應對都成了災難公關,通過分析滴滴兩起熱點負面輿情事件,學習企業如何應對負面輿情。
鄭州空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引發“超級輿情”,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升級為“超級輿情”2.0版本,以下為滴滴出行發布的致歉聲明:
這兩份聲明都用到了“悲痛”、“愧疚”、“自責”這一類的情感詞,卻沒有詳細說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下”要如何擔負起這份責任。還有“參照法律規定的人身傷害賠償標準給予3倍的賠償”更像是在用材大氣粗的姿態表示自己對人命的輕視。
滴滴公關三大槽點:
1.應對危機事件,反應太慢,有時顯得態度不夠真誠。
2.與當事人的溝通不足,有時用力過猛,做出一些不恰當的行為。
空姐遇害一事中,滴滴曾po出懸賞圖,公布了當時還是嫌疑人的司機的個人信息:
這里無疑有兩個問題:
a.滴滴作為企業,在案件發展尚不明確的情況下,隨意公布司機個人信息的做法是否欠妥。
b.懸賞百萬有嘩眾取眾之嫌,有這個時間和經濟能力為什么不去安撫受害人家屬。
一來,滴滴這一做法有越俎代庖之嫌,案件的偵破有專門部門處理,作為涉事企業,你所要做的無非是協助調查,提供有關線索,隨意公布涉事司機個人身份信息會顯得企業對個人隱私并不重視,這多少會使顧客和其他普通司機擔心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進而喪失對公司的信任。換言之,這種事應該由公安部門而非滴滴來做更為恰當。
二來,滴滴對被害人家屬的安撫不夠,也沒有更好地與家屬進行溝通,這使得公眾輿論更多站在受害人一方。滴滴收到的輿論攻擊自然只會增不會減。
3.對外口徑不一致,造成次生輿情的產生。
滴滴員工在朋友圈的不當言論截圖
在空姐遇害一事中,2018.5.11滴滴公關總監被人指出在朋友圈就空姐遇害一事發表不當言論。其言論被截圖。滴滴公關在朋友圈公開表示,空姐遇害一事是友商和媒體潑臟水,并指責媒體掙人血饅頭錢。雖然這只是發在私人朋友圈的言論,但在這個一個人就是一個自媒體的時代,多樣的傳播渠道加快了傳播速度,關于企業的任何話語都有可能引起軒然大波,造成次生輿情。使原本混亂的輿論場更加復雜。
優秀的危機公關在面對棘手的事件時,往往能將危機事件對企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甚至重新贏回公眾對企業的好感。在一定程度上說,危機公關是在事實層面上分享利益和真相,在價值層面上構筑信任和意義的對話,在這個瞬息萬變,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
深圳時代達信是一家專業提供深圳企業輿情危機等服務主要涉及到廣東、深圳及海南各地,我們擁有省內眾多知名品牌的企業客戶,始終為您提供優質合理的報價以及相關方案等。歡迎來電咨詢!